国内旅游 - 旅途人生
-
永远的旅人【永远的旅人】
★摄影/文:北极九段(柳承哲·朝鲜族)
壮游文化在整个中华民族的近现代史中,几乎销声匿迹。而上溯数千年,尝百草的神农氏,身化鲲鹏、扶摇万里的庄子,“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既从巴峡穿巫峡,便自洛阳向襄阳”的杜甫,遍游神州的徐霞客,哪一个不是壮游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哪一个不曾在浩瀚的旅途中完善内在的生命?何谓壮游?我的理解是为了生命的更臻完美,而独自选择走向远方的一段人生历练。那么,壮游的基本要素,一是要有明确的提升自我的期许,二是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三是要付出超人的智慧和体力,四是无论在未知的旅途中遭遇何种艰险,首要是想办法克服,绝不轻易放弃和妥协。
胸怀壮志的游历。有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进程挑战高、与人文社会交互深,需以高度意志彻底运行。壮游者不仅深入自然,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有人说壮游是一种可贵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也有人认为壮游缺乏安全保障。你怎么看待壮游呢?
我一直以为,旅行,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个过程,对自我的审视塑造却表现在对这个世界的态度上。在冷酷的、没有信仰的时代里,活出不一样的自己,需要莫大的勇气,但每一次的“叛逆”和出走,都会带来希望,对于生活和未来的,颠扑不灭的希望。高中时,迷上一句“我是一个永远的旅人永远听寂寂的淡淡的心波,永远听寂寂的淡淡的心波在消散的茫茫的沉默”。这句诗歌多年以后我才在网上查到来处和作者。
有时热闹有时又孤单地行走在尘世间,走了几十年后才突然明白,我只是一个永远的旅人啊。无论是在俗世里跟时间耳鬓厮磨,还是一个人或者带团去异乡,都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并不孤单的孤旅。
自己的职业是导游,平时带一群人出行总要顾及游客的感受,你迷恋一个地方,为了等到最好的光线,不能让人家久等,走马观花又遗憾多多。自己在带团时,为了拍摄到最美最好的景色,经常会发现身边的客人都不见了,才惊觉自己掉了队!飞快地奔出景区奔往大巴停靠点,一车子的游客都在等着我,彼时我内心充满愧疚,大家都没责怪我,只起哄要罚我唱歌,其实我是很尴尬的。
那之后,我才明白工作和旅行是不同的,尽管自己是导游。于是便开始利用自己的时间喜欢一个人出行。
团队上再热闹的场合,再多的欢声笑语,都只是过眼烟云,一回到小小的蜗居,你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灵魂;你只能在孤灯相伴下读着想读的书,写着想写的字,做着瑰丽的梦。
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喜欢身随心动,起心去哪,立即在网上搜索资料确定好目标,再联系客栈订购打折机票,当然更多是坐很长时间的火车,累了躺在铺上睡觉看书,睡不着就坐在车窗前看飞速掠过的风景。异乡,在我眼里始终是一个未知数,觉得神秘才渴望着走近。从西安,到丽江,从北京绕北戴河经秦皇岛、承德去坝上草原,从春天的江南、夏日的鼓浪屿、秋季的杨树林到冬日的凤凰,许多曾向往过的地方都逐渐在成为自己梦里的回忆……
对有些地方期望值过高,走近了难免失望,比如北戴河、洱海。我曾经也很向往大海,但真正到了大海边,见到的只是灰蒙蒙的水面,哪有我幻想中的蔚蓝啊。万涓成河才终究汇流到海,百转千回后,你如何期待海水还能如涧水澄明?只是,海有海的开阔与旷远,站在海边,你至少可以浮想联翩,可以想象要望穿多少秋水才可以抵达彼岸?
无论在哪里,需要一双欣赏的眼睛。不必强求自己去爱什么,自然随意,就好。竹林的清幽、山花的淳朴、远处的云山雾海,带给你的是一种意境;而桃红柳绿的湖边,袅娜过一个妙龄的江南女子,带给你的同样是一份惊喜。
北方北戴河的海,或许不如传说中南方三亚的海的颜色有层次,昆明洱海的徒有虚名又如何敌得过泸沽湖的神秘妙曼?其实都知道海水本身无色,只因海面反射光和来自海水内部的回散射光决定了海呈现出的颜色。我自小最爱的蓝,原本就只是一种呈现么?
突然间感到无限的悲伤。仿佛有一双无情的大手一直推搡着我往前走,不允许我频频回首,于是,我只好不再追问尘世间种种真相,只好走过路过,继续漫无目的地看一些不曾见过的风景。当然有些地方愿意一去再去,比如凤凰古城、丽江古城、北京、九寨沟等。
在十年带团和独自旅行的记忆里慢慢沉淀与回味的是西安、崂山、西湖、鼓浪屿、三清山、坝上草原、千户苗寨……,并愿意把时光留给西藏、新疆、三亚的海……
导游工作之外,自己如此迷恋独自旅行的原因,除了没有在团队上的时间约束,欢喜在路上,还只因大自然展现了造物主的神奇,让我对生活不至于绝望。震撼人心的自然风光、欣欣向荣的景物、日新月异的城市、不同的人文地理……一切的一切让我对尘世间有着深深的眷恋与神往。我喜欢旅行,却不喜欢在带团中欣赏风景,只因受不了紧张的行程中无奈给游客必须要掐的时间。走马观花、目不暇接于我而言是更深的折磨。有时候我也会去游客的博客里看游记,都是我参与带过他们的团,他笔下描绘出许多美景,而我,当时只顾着带团,只顾着大家的安全,对他描绘的景致几乎视而不见。心境不一样,流淌出来的文字就完全两码事。再美的风景自是无暇顾及,更莫讲有闲情逸致去奢谈风花雪月了。所以才会萌发我独自重走这些有线的愿望。
我喜欢独自的旅行绝不是苦旅。人生中所遇的苦已经够多,我不要、也绝不花钱去继续寻求痛和难的刺激。有时,即使走了弯路,我也会安慰自己:真幸运,我看到了别人无缘看到的风景。
因此,现在想来,所有的旅行里,我最不爱的是爬山。
5年前我第一次带团去张家界,在那个有无数白鸽的广场,我打量着不远处那幅“水墨画”,青山如黛,空气清新,我心里在想,这张家界果然是人间仙境。次日我们团队去爬黄石寨,羊肠小道上,偶有坐轿子的游客、提着小篮买黄瓜的小贩。草是寻常的草,山上是常见的树,绕来绕去便没了兴致,只在半山腰被当地村民拉着照了张着少数民族服饰的相片。之后继续赶路,好不容易走到山顶,望见几栋房子,好像还进去喝了杯什么茶,就回转了。心想千辛万苦爬上来就为看这玩意?心情顿时糟透。
即便是张家界这样的名山,奇峰异石亦只可远观的,最好在烟雾缭绕间遥悟大自然的美。真正走进山里,跟别处的山,没有什么大不同。
这就是之后再去任何山里旅行,我都提不起兴致的主要缘故。
许多的东西,只可遥望,只可向往,而绝不要走进,甚至走近。
相对来说,我喜欢走近江南。我喜欢水乡,喜欢园林式的庭院,喜欢青石板路,喜欢数不尽的石拱桥,喜欢自石拱桥下穿越、轻摇慢行的橹船,喜欢夕阳西下、水草深深,所有人脸上都涂上了金色的光芒。更喜欢江南千姿百态的桃花、千亩垛田的菜花,还有我在家乡不可能遇见的千层麦浪。我喜欢江南,或者就是因着她的柔美、恬淡、慵懒与随意,一览无遗的平坦。人生已经够压抑了,为什么不让我轻松自如做一个入世的俗人呢?
有时去楼下养生院做推拿,任由推拿师娴熟地在腰、背、肩颈上反复地按摩,我承认,那时的我是渴望时间停止不前的,舒服感让我顿觉倘若在旧社会,我绝不敢确定自己是一个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有志青年。我有时真的会贪念,贪念俗世中那点点哪怕是旁人眼里浅薄的幸福。
我还可以趴在推拿床上看妙晴的《呼醉轩小辑》,看她写《人间四月天》,看她写《亲爱的罗伯特,史上最倒霉的男诗人》,一边是和风细雨的按摩,一边是不时有佳句令我心有戚戚的感动。
在尘世里,我们往往听从的不是自己的心。
在浮尘中,有谁可以始终运筹帷幄地掌控自己的生与死、爱与恨呢?
那些不被料到的相遇和分离、那些你永远猜测不到的暗箭与中伤,已经让你心力交瘁。
所以,我喜欢独自旅行。只有大自然,它始终宽容地接纳每一个旅行者,不管你有钱没钱、不管你高贵或庸俗。
迄今为止,我最难忘的是在云端看云海。去年初秋自西藏拉萨飞回成都转机杭州,坐在靠窗位,见着了我所遇的最美丽的云海。我一直不停地拍,不停地拍,真有跳出飞机扑向云海之念。飞机穿行在云海里,宛如行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这里一处那里一堆的小“雪山”,偶然还有浅浅的蓝色的“海”,而上方是一片蓝天。云可以随意堆砌出各种纯美的景象,这让我在以后的日子里平添了许多念想——偶然在晴空下走着,就会下意识地抬头望天,看看那高远稀疏的流云,回想着自己也曾近距离欣赏过的云海。
“从云端到路上,从纠缠到离散,有缘太短暂,比无缘还惨”,这是许茹芸的《日光机场》,初听此歌时我尚未坐过飞机,彼时亦根本想像不出何为“云端”,可这两个汉字实在美得心惊。当终于自云端掠过,我心里刹那间想起那段歌词,想起,怎样从云端到了路上,怎样从纠缠到了离散,又如何明白了太短暂的有缘,真的比无缘还惨。
云海终究在天上,而我,只在凡间。
不喜欢去爬山,不意味着我不爱山。我是北国长白山山区长大的,出门就可以远眺连绵起伏的群山,或者已经习惯了遥望,让我费劲心力去走进它,反倒有无所适从之感,失望和无助会咬噬着我的灵魂,我会迷失在山里,而心心念念那一望无垠的平原或草地。在山里,我唯一喜欢的是水。山涧里唱着歌的泉水仿若纯真少年那颗初初萌动的心,是江南的溪水无法比拟的,虽然我如此钟爱江南,但并没爱上这里的水。
山里有山里的好处,深山里没有污染,气候宜人,你可以不时听到鸟鸣声与花开的声音,到处还结满不知名的野果。你可以坐在吊脚楼里望山的那边,看云雾轻拢慢涌。山与水只有相依,才有生气,才会让人恍惚间感到了什么叫爱情,有山有水的景象犹如一对山盟海誓的男女,展示的是坚贞与缠绵。而尘世间的爱人估计像山水那样永不分离的并不多罢!妙晴写罗伯特与白朗宁夫人的传奇爱情,写白朗宁夫人因为爱情的力量奇迹般地站立起来,过了幸福美满的15年,之后她睡着了一般死在爱人的怀里,罗伯特把他的爱埋在佛罗伦萨,一辈子不再娶……在我看来,这已经是人间绝唱。有多少男人,可以抵御几十年的寂寞,一辈子孤独地活在怀念里?有几个男人不是一手抱着新欢,偶然腾空出来怀想一下曾经所爱的人?
爱与被爱、坚守与撤退本来应该是随心的事,可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估计还是盼望被自己爱着的人爱一辈子,只是谁也不会再强求,白朗宁夫人想必亦如此,关键是罗伯特自己愿意选择枯守这一份爱,你只能敬重并仰望,于是,还成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经典而完美的千古之爱。
我总是一路看着风景,一路想着来时路。春日丽江高远洁净的蓝天、夏日北京城里一树树的国槐、秋日东北已经铺满了一地落叶的杨树林、冬日星城两座高楼间让我惊鸿一瞥的火红的落日……都犹如一个个电影片段不时碰撞着我的心房。而我始终明白,自己在俗世中享受某些所谓短暂幸福的同时,时刻不曾忘了,我只是一个旅人,一个喜欢蓝色的旅人,一个偶然驻足停留却永远只能在路上的孤旅。去旅行,该用什么样的心情?张小娴说:失恋的时候不要去旅行,万一情绪不佳,那些美丽的地方会变成伤心地,美丽的风景也会被错过。
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沿途的风景,而是看风景的心情。其实我认为,每个人都是一幕风景。我是风景,风景是我。我看风景,风景亦看我。旅行的时候,我习惯带上一个小本本,把自己的心得和看到人与事物都记录下来,也许只是几句话,也许是长长的一段文字,都是当下的心情。有时候,会把本子留下来,有空的时候再翻阅翻阅,有时候也会就地撕毁那些文字和心情。说到底,我喜欢那些让心灵平静的风景和心情,让自己心绪沉重的时刻,我总是选择不间断的放弃和忘记。或许,不去刻意记取,也就无所谓忘记吧!如果到了那天,白雪皑皑的一个日子,我必须溘然长逝,我想,我也会,我一定会在临走之前将这一生所遇到的悲与喜一一快速地在脑海里放映一遍,如果,如果那时有爱我的你一直守在我身边,握着我枯若树皮的手,充满爱怜地凝视着我那早已苍老的容颜,我定会安然地慢慢地闭上双眼,让自己逐渐入梦,从此不再醒来。相比做导游带团而行,我到底赞成孤身旅行。一个人,背着行囊看风景,或沉吟或欢笑,或与陌生人侃侃而谈,或打个电话告诉亲朋好友沿途的心情,或在某个地点驻足一整日,可以关掉电话,可以不和任何人说一句话,总之,想怎么样都行。在旅行中总是更容易与人相处,和不相干的人说些不相干的事,甚至心底那些一直以来隐藏的最深的秘密也说说无所谓,反正下一刻便天各一方,不必有什么担忧,只当是旅行中的一段插曲,乐哉。
最不喜在旅游地购买物件,除了实在特别的不行的小礼物,多数时候我宁愿只是驻足观望。那时候的心情,就仿佛只是想在那里拾取一些新的气息而已。总是会有朋友将沿途的风景用相机精确的记录下来,然后配上优美或者愉快的文字,一段一段的回忆和生活片断就此展开。这确实也是个好主意,可惜我的摄影技术总是很差很差,多数喜欢的片断总是会在犹豫之间便离开了视线,所以,总是很少留下真正属于旅行的图片印象。好友选择春天想去旅行。我怂恿她去丽江。我说,去感受那里的柔软时光吧,安静的,坐在某个无人打扰的角落,看风景来去,从容自己的心情,也是一种美丽。春天的丽江,不一定是最美的,但是只要心情是平和的,能够放开心怀去容纳那片风景以及自己看风景的心情,在任何时候,看到的任何风景,都将是绚丽的。人生的旅途中,如果能将自己当成一段最优美的风景去展示,定然会有许多的收获。它不一定是完美无暇的,也不一定始终在那里,只要,当下用目光和心灵去细细的体会那种种美好,那末,旅行将变得最有意义。
一个人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满足围观者的好奇,而是在不断前行的路途中去看清那些在时光里逐渐消逝的年华。
成年以后其实很少有这样放任自己的机会,只任自己在途中放逐。如同是一段浮木在时光婉转的小溪流里东奔西走,没有目的,亦不知道何处可以抵达。
一些脸庞,来不及记忆,便消失不见。一些流离的时光,并无从找寻,便悄然遁迹。不为抵达的目的,只为途经的过程,似乎便是独自旅行的意义。我一直这样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旅行,实在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放下经验,直接体验,大自然对所有的人都是公平的。但必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一颗能感知的心,你才能捕捉与体味大自然的妙曼,内心才逐渐充实、淡定与欣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的心理能量透过眼睛投射出去,同时传播仁慈和喜悦;带有负面态度的人却用眼睛,把悲伤和痛苦传递给别人。如果我们能够以宁静和清明观看,以温馨和微笑的眼睛让慈悲照耀出来,我们的内在生命的力量和光辉就会如镜子一般反映在外境……因为你和这个世界的缘分,取决于你最初的眼神 ……倘若可以在时光隧道自由穿行,我定然一遍又一遍回到从前曾经抵达的地方,定然在清辉如水的月夜里,用眼神轻拂过曾经走过、伫足过的每一段时光。